精密加工是最基礎的制造行業,是實體經濟最典型的代表。雖然這幾年,利好實體經濟的政策密集出臺,但是精密機械零件加工產業鏈外遷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事實上,很多傳統工業園區的機械零部件加工廠越來越少,而東南亞那邊卻越來越多,都是來自大陸。一時間,中國的制造業可能步入“空心化”階段的擔憂甚囂塵上。
當前,很多CNC精密機械加工專家對于國內精密加工產業鏈外遷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今天,我們就從從產品生命周期的角度來看一下精密機械零件加工產業鏈的分工,找出產業轉移的原因。在產品的不同階段,精密加工也可以分為創新產品、成熟產品與標準產品,三者依次遞進,在國際產業鏈中也有不同的分工。
對于精密加工產業來說,創新產品的生產一般都集中在擁有知識產權的發達國家,成熟產品的生產才開始向其他發達國家進行轉移,標準產品的生產則向有成本優勢的發展中國家轉移。從當年的“亞洲四小龍”到今天的中國大陸,就是在國際分工的歷史進程中抓住了精密機械零件加工產業轉移的機會!
智能手機就是最好的例子,深圳這邊的機械零部件加工廠能接到蘋果手機的訂單,就是因為我們擁有精密機械零件加工的成本優勢,而很多軟件都需要向其他發達國家采購,賺取利潤大頭的還是美國本土的蘋果公司。今天,深圳、廣東乃至大陸的精密加工產業鏈開始向東亞各地區間轉移,事實上就是產品生命周期的經典案例。從這個角度,就不難理解在深圳已經開始發生的產業轉移的原因了。
下一篇:東亞精密加工產業轉移的共性分析